星期二, 8月 19, 2025

我的第六台電子書閱讀器-閱星瞳X4

在臉書社團看到中國出了一個 4.3吋小屏電子書閱讀器,價錢很可以,只要一張小朋友,很好奇,就把它買回來了。

小小一台,74公克,隨身攜帶完全無感,這才是零碎閱讀的翹楚啊。

與6.7吋手機押擺在一起,實在是很小台。

接上電腦,完全沒反應,只好把記憶卡拔下,用它附的隨身碟讀卡機,插入電腦,把字型檔放在 fonts 資料夾,再把 epub 書檔複製放在 books 資料夾。

連上網,把系統更新一下,就可以用了。

字體算堪用,會有鋸齒狀,若能平滑點就好了,期待下一代。

沒有觸控,一切都要用按鍵,這還真有點不習慣。

這一台就把它當玩具玩玩。沒事拿來隨意看點書,也是會有所成長。

若是要正經好好看書,我是拿出 Kobo Forma 出來看,那才是一個享受,畫面大、底白字黑。

星期日, 8月 17, 2025

我的第五台電子閱讀器 kindle 抺茶

電子書閱讀器的王者,kindle 終於也入手了。


奇怪的是在台灣居然沒有正式代理,再加上它的中文書量很少,主要以英文書為主,,因此在台灣能見度並不高。但網友一直誇讚它怎樣好、怎樣順、用了10年都還不壞,就讓人心癢癢,很想入手一台玩玩。

就先買台最便宜的 kindle basic 入手吧,當然要抺茶啊。為了這台抺茶,只好請專人從國外買回來,因那是美亞的抺茶全都缺貨。

一拆開,真的很漂亮啊,難怪大家都要買抹茶,照著螢幕上一步步設定,一下就設好了。一個月的免費 kindle unlimited,比 kobo plus 的二週試用,真是佛心啊。

查了一下 Freida Mcfadden 書,居然都在 kindle unlimited 的範圍中,這個月已看不完了。

想找些中文書,但找到的都沒有興趣,也都要額外付款。所以只好試試自己上傳中文書。
直覺接上電腦,把 epub 拖拉至 kindle 。

忘了 kindle 沒有原生支援 epub ,這還真有點麻煩。

想說利用 calibre 來傳檔,它會先自己轉成 azw3 檔,再做傳輸。然後就拔掉電腦傳輸線,準備看書。

結果不知哪兒出了問題,就是打不開。

最後使用 sent to kindle ,就用 email 傳這個 epub 檔到 kidnle 上顯示的 send to kindle 信箱,然後等個幾分鐘,就可以在 kindle 上下載看書了。

後來試了幾次,我是在 calibre 上先轉檔成 kfx,再將 kfx 檔拖拉至 kindle 的 document 資料夾就可以了,轉成 azw3 的不行。

看書的效果當然非常好,跟我的其它幾台閱讀器相比都不遜色,進到書裏面的操作相當順暢,唯一不習慣就是要調字型字距時,要按最上方列,而不是如 kobo、boox 是按中間,就常常按錯。

另外它居然不支援藍芽翻頁器。試了手邊所有藍芽翻頁器都連不上。

這二個地方都讓我不太順手,其它都還好。

哦,這台是沒有防水的,要泡澡看的畫請買 kindle paper white。我泡澡就拿我的 kobo 進去看,人間一大享受啊。

星期三, 8月 13, 2025

我的第四台電子書閱讀器 Boox Go 6

自從在手機上訂閱了微信讀書,一年不用1000新台幣,又是所有書都能免費觀看,實在便宜又大碗,但還是老問題,手機或 ipad 看太傷眼力,所以念頭動到要可攜性高,又要開放式,加上 kobo forma 的黑白機效果勝過 kobo libra colour,因此對黑白機情有獨鍾,又因 boox go 10 給我美好的體驗,以及和 readwise 完美結合重點劃線,因此入手了 boox go 6 黑白機。


六吋的可攜性真的好,任何一個包幾乎都能輕鬆駕馭,只要買個磁吸保護套,就可放到包包裏,在等待的零碎時間,就可拿出來看書。


不過它的速度實在是有夠慢,除了閱讀外,不會想用它來做別的事。只要進了閱讀界面,不管是內建的 NeoReader 或是各式 apps,如 kobo、 kindle、 微信讀書,就可以專心讀書,也單用 go 6 好好看了好幾本書。

但在還沒進到閱讀界面,整個操作過程很卡,有時會卡到受不了,整個好像當機一般,若無法忍受,這台可能不是你的菜。

也因此有 4.0 的 firmware,我沒有升級,3.5就跑不動了,4.0 應讓更勉強。

除了速度慢這個缺點之外,其它都很讓我滿意,對於epub檔,只要用電腦拖拉進去,拔掉傳輸線,就可看到這本書已經進來了,非常無腦。

也加了自己最喜歡的香菜體、原俠正楷-T、Taipei Sans TC beta 、line seed TW 及英文的 bookerly字體。

注意:boox 原俠正楷不能灌 TW 及 W版。一開始不知道,就灌和 kobo上一樣的TW字型,結果字都重疊了,搞了好久才知道這個字體和 boox 不合。

不到半年,入手了4台電子書閱讀器,難怪網路上流傳一句 "閱讀器會無性生殖"。

出門, 就視情況帶哪一台出門。通常會帶這台 6 吋的。

星期六, 7月 19, 2025

我的第三台電子書閱讀器 Kobo Forma

已有了 Kobo Libra Colour,也有了黑白機開放式 boox go 10.3,應該沒有理由再買閱讀器了呀,偏偏就有一台便宜的 Kobo Forma 在line 社團出售,就這樣入手了 Kobo Forma。


8吋的畫面就是比7吋大,若拿來看漫畫是明顯好很多,但我很少看漫畫啊,都是看純小說為主,7吋及 8吋的差別就還好了。但是這純黑白的文字效果比起彩色的文字效果,純黑白的效果好太多,底白字黑,爽度提昇不少。再回去看 Kobo Libra Colour 就覺得字有點糊糊的。

拿在手上,居然比7吋的 Kobo Libra Colour 還輕,厚度也比較薄,可攜性就和 Kobo Libra Colour 差不多了。

畢竟是上一代的產品,它的接口是 micro USB,反應速度上也偏慢,但只要進入書本閱讀,它的慢你也感覺不到,就好好地安靜看書吧。

若是想有一台看書舒適的閱讀器,平日的隨手包又放得下它的話,它就是一台能在家又能在外閱讀的好閱讀器。

星期五, 7月 11, 2025

Kobo Plus 值得訂閱嗎?

Kobo Plus 是一種吃到飽看書服務,音樂類的吃到飽訂閱制大家耳熟能詳的有 spotify、KKBox、Apple Music等,電影吃到飽也有不少,但是書籍吃到飽就相對比較少了。



購買Kobo閱讀器後,它會送你二週的免費試用,這是一個非常胋心的舉動,因為剛買了閱讀器,但卻苦於無書可讀的窘境,會十分尷尬。

Kobo書城的書,在自家 kobo libra colour閱讀下呈現的成果,非常易讀,幾乎不需要調整,就可以開始閱讀了。這個體驗非常好,買閱讀器就是要好好專注在讀書這件事上,若還要到處找書,廢心調校字體、字距、行距、間距這些雜事,會影響讀書的興緻。

期間看了幾本書,期滿又續約了二個月,共看了人生不只是一場馬拉松、鬼地方、2034 全面開戰、乩童警探1-3、灰影人、你可以生氣但不要越想越氣、少女地獄、私人圖書館、八尺門的辯護人、忠誠測試、太平島16小時、黑色行動台北16小時。

由於是吃到飽,所以常會不時挖到寶,許多冷門沒人提到的書,結果看了出乎意料的好看,這時就覺得非常值得。

一個月199元,只要看到一本好書,就值回票價了。

因此我在試用二週期滿,又續約了二次。

後來因為書看多了,在網上陸續看了許多書友分享書單、讀書心得,他們提到的書,在 Kobo Plus上都沒有,變成要另外買。

對,Kobo Plus 的書並不是全部 Kobo書城的書。

這個跟我原先設想的不一樣,因為 spotify 及 apple music 等音樂吃到飽,都是所有的歌都能聽,但Kobo plus 的書籍只涵蓋小部分書城的書,若不在 Kobo Plus 涵蓋範圍的書,就要付費才能閱讀。

花錢閱讀也是小事,畢竟使用者付費,但久了,書越買越多,變成一個月中都在看買的書,而沒有多餘的時期看 Kobo Plus的書,這時就開始考慮是否該停止訂閱 Kobo Plus 了。

最後讓我停止訂閱 Kobo Plus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微信讀書。

微信讀書是中國的吃到飽訂閱服務,它的費用一年只要720元,而且是所有的書都可以看,因此我就改訂微信讀書了,缺點是它是簡體字。透過一些網路神人的教學,可以把它改成繁體中文字,這樣就完美了。

閱讀器在 2025年蓬勃發展,號稱閱讀器元年,希望在更多閱讀人加入電子書閱讀器,這個市場打開,閱讀訂閱制的市場需求增加時,會有更多書商加入,讓吃到飽訂閱制價錢便宜又可看全部的書,包括繁體中文及外文,那就是愛閱者的福氣了。

星期三, 7月 09, 2025

我的第二台電子書閱讀器 Boox Go 10.3

 用了Kobo Libra Colour 一段時間後,因為它是封閉式的,想說試看看開放式的,會有怎樣的體驗?再加上一堆網友分享使用大螢幕在家,爽度增加。另外又發現現階段黑白的電子紙螢幕比彩色的文字效果更好,白話文就是底更白、字更黑。

百般挑選,加上價位考量,買了 Boox Go 10.3,一次滿足了三個條件:開放式、大螢幕、黑白。



收到時,這台閱讀器也太薄了吧?難怪可以維持 350G 的重量,還好我有加購原廠皮套,直接磁吸上去,感覺比較實在。



開機完,google play 已內建,不需要像有些機型要啟動 google ,才能使用 google play 服務,馬上輸入自己的 google 帳號,先下載 google 輸入法,才能用我常用的倉頡輸入法。

它內建的 neo reader 功能強大,該有的功能一應俱全,可自行加裝字體,可簡繁互換,可直橫書互換,可採雙頁模式。最重要的,它支援 readwise 同步劃線註記功能。這幾樣功能對我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只能說完美,根本不需要下載其它 epub reader。

用來看電子書,真的很爽,搭配香菜體,調整適當的大小、字距、行距,一頁能看的內容相較 7 吋的 kobo libra colour,當然多出很多,翻頁的次數少了不少。

雖然如此,我還是搭配了翻頁器,用起來比起 kobo libra colour 好用多了,因為 KLC 搭翻頁器,時間過久藍芽會斷線,這時要重新連藍芽,有時甚至要重新尋找藍芽裝罝從頭來過,有點麻煩,久而久之就不想用翻頁器。搭配 boox go 10.3就不會有這個問題,時間過久的話,只需按一下翻頁器重新喚醒藍芽即可順利使用,從來都不曾失誤。

若用 Kobo Libra Colour 是無法體驗這種無縫接軌的美好。

雖說是 10.3吋大螢幕,但因為它很輕,我常用的隨身小包剛好塞得下,所以我偶爾也會帶著它出門,在等餐的零碎時間,拿出來閱讀,時間一下就過了。所以它的可攜性其實也還行。但就是不若7吋或6吋能在公車上拿出來閱讀。


這麼小的隨身包也放得下

塞給你看,可攜性真的還行。。

對了,應該很多人會在意它沒有前光這回事吧?我只能說如果你在能讀紙本書的環境,也一定用 go 10.3 來讀書,反之亦然。所以若習慣在床上看書的,臥室的昏暗燈光就不適合。

手寫的功能,我沒有特別在意,用它附贈的筆來書寫,已相當滑順不黏手。要用來當手寫筆記本,絕對足夠。

星期四, 7月 03, 2025

我的第一台電子書閱讀器 Kobo Libra Colour

觀望了很久,終於入手了第一台電子書閱讀器,Kobo Libra Colour。

看了法蘭克日常學部落格,決定先買一台封閉式的閱讀器。

封閉式閱讀器的三大天王,分別是 Kindle、Kobo、Readmoo。

會選擇 Kobo 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會看中文書及英文書,Kobo 的中英文書庫能滿足我的需求。

Kindle 的中文書較少,加上閱讀器在台灣取得要特殊渠道,Readmoo 都是中文書,所以很快就鎖定 Kobo,再加上 Kobo 的外型也很好看。

再來要決定型號,價格先決,螢幕越大越貴,所以先看六吋的 Clara,不管彩色或黑白機,都沒有翻頁鍵。

會想買有翻頁鍵,也是因為法蘭克的建議,他說用了翻頁鍵根本回不去。因此最小台有翻頁鍵的 Kobo 就是 Libra Colour 了。八吋的 Sage 比較貴,又是黑白機,當時就沒考慮黑白機,沒用過閱讀器直覺就是要買彩色的。(後續才發現現階段技術,黑白機顯示純文字效果比較好)

就決定是你了,Kobo Libra Colour,簡稱 KLC。











拿在手上,不到 200 克的重量,真是愛不釋手,單手就可很好操控。

Kobo 的設定很無腦,就照著螢幕上一步步設定就好了,完全沒有難度。

一開始書打哪來呢?

Kobo 有試你試用 Kobo Plus 訂閱服務二星期,因此就有好多好多書可以看,若時間到了,每月只要 199 元就可看 Kobo Plus 所有的書籍。

由於它是封閉式的,所以拿在手上,除了看書也只能看書,沒有會讓你分心的 facebook、IG、Youtube,真的能專心在閱讀這件事上,不知不覺,半年下來也看了上百本書,突然就變成書蟲了,也開始看其它人的書帳,看別人都看了什麼書。

KLC 的大小真的在擕帶性及實用性上取得了平衡,用來看純文字書不會太小,又可放在隨身的小包包,方便在等餐、等醫生看診、等公車、或公車上閱讀,填補生活上零碎無聊的時間,又可增加知識,真後悔沒有早點買。

第一代 Kindle 在 2007年就上市了,近 20 年前就有電子書了,若那時就入手,現在不知看了幾千本書了。

電子書閱讀器,看了真後悔,後悔沒有早點買。

電子書閱讀器問答

問題1:何謂電子書閱讀器
電子書閱讀器,用來看電子書的器具。

問題2:用手機看不就好了?
手機比較小,而且看久眼睛會不舒服。

問題3:用平板看呢?
平板太重,不好手持,看久眼睛一樣會不舒服。

問題4:要買開放式還是封閉式?
這點看個人,各有各的好。但若是想看網路線上小說,則一定要買開放式的。

問題5:要買多大台的?
要想放口袋,坐公車、火車的空檔看一下書,那麼六吋或以下最適合。
若想放包包,要定點坐下看,則七吋還不錯。
若想放在家中觀看,也會看雜誌,那就10吋以上。
若想看pdf檔,學術研究用,13吋。

問題6:真的會看書嗎?
之前若用平板或手機看,常因眼睛乾澀而看不久,加上通知干擾太多,常會不自覺退出閱讀跑出看youtube 或臉書,或是 line 等。
用了閱讀器,真的會專心看完整本書。

問題7:買了會後悔嗎?
會後悔沒有早點買。早買不知多看了多少書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