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icloud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icloud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五, 8月 16, 2013

iCloud beta 也來搞平面化了

iOS 7 全面改成「平面化」風,這股風潮現在也吹向 icloud。

在 http://beta.icloud.com 日前已全面換成「平面化」

正式版的 http://icloud.com 仍維持原設計

新的登入畫面,這我還蠻喜歡的。

NewImage

家目錄,也還不錯看。

NewImage

mail 界面,很清爽,和原來的比較,都還不錯。

NewImage

筆記本,我總覺得舊版比較好。

但就是筆記本最為人垢病,因為太仿真 (skeuomorphism),尤以 Jonathan Ive 最討厭,也有人因此被炒魷魚。

我個人覺得仿真並沒有不好。

看 Mavericks 的醜筆記本及醜日曆就知道。

這是 beta iCloud 的筆記本。

NewImage

這是原來的 iCloud 筆記本,還蠻有筆記本的感覺呀。

只能說仿真對設計來說比較麻煩,粍資源吧!

NewImage

你要「去仿真化」我沒意見,但是要改得比原來好看啊!這是最基本的,不是嗎?

新版的字都淡淡的,閲讀起來很吃力,感覺自己老花更嚴重了。

星期日, 11月 18, 2012

把 icloud 當 dropbox 用


用過 dropbox,應該會覺得蘋果應該出一個自己的 dropbox 才對。
傳聞蘋果曾想花重金買下 dropbox,但被 dropbox 拒絕了。
其實在蘋果還沒出自己的 dropbox 前,我們可以利用 icloud 來當 dropbox。

造訪 icloud 在 mac 的檔案夾

icloud_dropbox3.png
在 finder 按 shift-cmd-G

鍵入 ~/library/Mobile Documents

icloud_dropbox2.png
~/library/Mobile Documents 就是 icloud 在 mac 上的 catch 檔
若你在這移除檔案,它也會自動將它從 icloud 移除。
若你在這加入檔案,它會自動將檔案上傳至 icloud。
這様像不像 dropbox 的運作方式?

在 icloud 建一個 icloud_dropbox 資料夾

icloud_dropbox.png
在 icloud 建一個 icloud_dropbox 資料夾,以後要同步檔案,就把檔案往這個資料夾丟就可以了。

快速找到這個 icloud_dropbox 資料夾

icloud_dropbox4.png
icloud 資料夾無法直接加至 sidebar ,但是替身可以。

將替身拉至 sidebar

icloud_dropbox5.png
另外一台 mac 也將 icloud_dropbox 替身拉至 sidebar。
這二台 mac 就可以利用 icloud_dropbox 資料夾交換檔案了。
icloud 本身有免費的5G,這様可以幫你真正的 dropbox 延伸 5G 的空間。

加註:2013/09/21
有人寫了程式,使用上更加方便了。
http://www.zibity.com/icloudrive

星期四, 8月 23, 2012

如何將 mountain lion 預設存檔位置由 iCloud 改回 mac 本機端

自從 mountain lion 將「文件與資料」功能加進「icloud」,很多支援的程式在存檔及開啟檔案時,內定預設值都是 icloud。

例如內建的編輯程式,在儲存時,「位置」就會出現一朵雲。

Icloud2

若你的沒有,看看你「icloud」的設定,有沒有將「文件與資料」打勾。

Icloud1

但 iCloud 免費只有5G,我還是要謹慎使用,我比較喜歡預設值是「本機端」。

請執行終端機程式,位於「應用程式」-「工具程式」內。

Icloud3

鍵入

defaults write NSGlobalDomain NSDocumentSaveNewDocumentsToCloud -bool false

登出再登入後,就會生效了。

若日後後悔,可以在終端機鍵入

defaults write NSGlobalDomain NSDocumentSaveNewDocumentsToCloud -bool true

星期三, 3月 21, 2012

safari 的 icloud 書籤同步有臭蟲

apple 出了 icloud, 給每個使用者免費 5G 容量的蘋果雲.
以往 mobileme 是要繳年費的,現在蘋果真是佛心來的.
當然免費已是現在的趨勢, 各家廠商無所不用其極吸引使用者使用它們的雲端服務, 再想辦法從廣告商收取費用,或者出 pro 版或額外購買更多空間才要費用.
其中 safari 中的 bookmark , 不管是在 mac及在 win 都有 bug.

當初聽說 win版的 safari bookmark 不會有問題,出問題的只有 mac 版.
所以很高興的在 windows 7 下將此功能打開,結果造成一堆維基百科網頁,無窮無盡出現在雲端以及本地端書籤,一度造成電腦當機.

解決之道就是先刪除這個書籤
該設定檔存在 bookmarks.plist 這個檔上.
只要將它刪掉,重開 safari 就好.
當然記得要先去 icloud 設定,將 bookmark 同步給取消.
windows 7 版的bookmarks.plist 檔案路徑為
c:\users\[user name]\Appdata->Roaming->Apple Computer->Safari
Win safari bookmark
MAC 版的位置在 Home ->Library ->Safari,底下
Bookmarks

IOS 手持裝罝的位罝在

/var/mobile/Library/Safari,檔名是 Bookmarks.db

但需要jb,利用iFile 來刪除。

IMG 1440

希望蘋果趕快將這個臭蟲給解決,已存在好一段時間了.
網路上有看到目前解決的方法,但是 ios 裝置絕對不能打開 bookmark 同步
所以仍沒有完美的解決。
解決方法參見下列網址
http://skywalkertw.blogspot.com/2011/10/icloud.html

星期一, 10月 10, 2011

iCloud 搶先看

icloud.com 是蘋果最新力作,即將於 ios 5中扮演雲端中樞的角色,並將取代原本要收年費的 mobile.me 服務。
筆者有 developer 帳號,所以率先使用了 icloud.com 的服務。
將來 ios 5上市,可以讓每個人都雲端同步。
在此之前,要雲端同步通訊,日曆,email,要嘛透過 yahoo 、要嘛 google,要嘛企業架 exchange 伺服器來同步,需要設定一些 sync 參數,若不是資訊專長人員,或是看著網頁上的分享文,很難去設定使用。
等 ios 5 上市,每個人都可以輕鬆雲端同步,達成「多螢一雲」的境界。我真的打從心底佩服 apple ,apple 就是可以做到這麼簡單,真的是 user experience。
每個人都有免費的 5G容量,超過要付費。蘋果又在想辦法找商機,先送你一點甜頭,等使用者用上癮,非它不可回不去時,就甘心成為它的忠實使用者。
難怪蘋果成為最有價值的公司。
目前我都是使用 google sync,沒有容量的問題,所以仍在考慮要不要全面從 google 雲轉換成蘋果雲。
在那裏登入?
請於瀏覽器輸入 icloud.com
Icloud site
目前還是 beta 版,只有開發人員方可登入。
先看看界面吧
Icloud all
打完帳密,印入眼前的畫面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好像看到第一名模的感覺。
真是簡潔。
蘋果真有你的。這麼漂亮的界面,想要拒絕她的誘惑,還真需要有些定力。
我只能不斷催眠自己,「超過 5G要收費,目前 google 不用錢。」
(一) Mail
只有簡單的功能,對一般使用者而言已足夠。乾淨的界面,很容易上手。
Icloud mail 1
目前 mail 還是 gmail 才是王道。
gmail 應該是地表最強的 mail 吧,現階段蘋果還難望其項背。
所以mail 這部分,我不打算換成 icloud,還是繼續用我的 gmail。
至於那個簡潔的界面,我都用 mac 上最好用的 gmail client 「sparrow」。強力推薦。
sparrow 支援「多帳號」「google apps」,所以我的學校帳號也是可以用。
sparrow 的 icon 幾乎和 icloud 一模一樣,sparrow 出道比較早,蘋果要不要出來解釋一下,有沒有抄襲呀?
雖然我是超級蘋果迷,但是就事論事,寫文章要客觀。
Sparrow
(二)Contacts
Contacts 的部份,終於有 群組功能了,補足了 google sync 的不足。
Icloud contact
google 目前還不支援群組雲端同步,對我來說這是 iCloud 最大的賣點,也就是所謂的殺手級應用。
,目前還不支援繁體中文,若使用中文,所打的名稱會變成「Untitled Group 1」,也會出現存檔錯誤的訊息,希望正式版時中文嘛A通。
Contact group
(三)Calendar
Calendar 最大的賣點,就是加進了 Reminders,或另一種較常見的說法是 「todo」,也就是工作清單。
以往在 mac 端,及 iPhone、iPad 端,都欠缺這一塊。
Google 本來也缺,但勉強後來加入 List,但也不怎麼好用,知道的人好像也不多。
Reminders 終於和 calendar 結為親家了,可以整合在一起了。
看這個畫面真簡潔,這就是蘋果。
Icloud calendar 0
當然也支援「多個行事曆」、「行事曆分享」功能。
多個行事曆,一般我都會設一個工作,一個私人行事,來做「公私分明」。
若要分享行事曆,請點選 「edit」欄位的小圖示,然後將 「share calendar」設為 「public calendar」就可以了。
若沒做此設定,內定值是「private calendar」,確保你的行事曆只有你才看得到。
Icloud calendar 1
這是以「天」為單位的畫面
Icloud calendar 3
這是以「週」為單位的畫面
Icloud calendar 2
這是以「月」為單位的畫面
Icloud calendar 00
若要更改一個事件的「時間」或「日期」,直接「拖拉放」即可,就是這麼簡單。
Icloud calendar drag
(四) find my phone
大家都知道,蘋果於 ios 4加入了「find my phone」的功能,找不到手機時,可以透過 ipad 或任一瀏灠器,在 me.com 上輸入你的 Apple ID,就會在地圖上找到你的手機。
Icloud find my phone 1
但現在 me.com,因我的 apple ID是開發者帳號,它會自動轉至 icloud.com
Icloud findphone 3
接著它會顯示你的所有 i 設備,現在連電腦都可以找到了。如「imac」
Icloud findphone 2
點選你想找到的設備,點選 小藍色的 i 符號,它會出現遠端控制指令。
你可以讓它「發出聲音」讓自己尋找或通知拾獲者,「發訊息給拾獲者你的電話聯絡方式」,若對方一直不予理會,「將你的手機遠端上鎖」,以及「刪除你手機上的個人資料
即使手機拿不回來,至少捍衛自己的個資。
再買支 iPhone,接上雲端同步,所有的資料就神奇的回來了。
這真是人性的設計呀。
光這一點,就值得買支 iPhone 回來用了。其它都是 bonus.
Icloud findmyphone

(五) iWork
現在用 iPad 做 keynote 簡報,還要傷腦筋要把檔案放 iPad 端還是雲端。
放 iPad 端,若要用 mac  編輯,要找條線同步,not fashion
放雲端,還要找 webdav server,要傷腦筋設 webdav 的參數。
現在 蘋果終於端出真正的解決方案。
一直改善,直到找到把事情完成的真正完美解決方案。
這就是蘋果精神。
Icloud iwork
目前賈伯斯已辭世,希望接班人 Tim Cook 能夠把這個精神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