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輪組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輪組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四, 5月 26, 2016

2015 Fulcrum Racing Zero 跑零爬坡的第二印象

於2016年1月初次接觸跑零輪組,寫下初心得

http://rancilio2000.blogspot.tw/2016/01/2015.html#.V0bVs9fscTk

經過了4個月的騎乘,對當初的心得有了些許不同。

初心得那時正值冬季,天冷多雨的氣候下,多以跑步為主,車很少騎。等冬季過後,慢慢開始恢復騎車,再來重新檢視跑零的爬坡。

當初的第一印象:跑零很穩,剛性佳,有點重腳。

爬北埔綠世界的二個坡比平常慢上30秒,那時覺得跑零的爬坡很差,有點名氣過大了點。

五月中,爬了久違的大山背,也就是從橫山國小往上的雜貨店直上樂善堂,全長 3K,平均 7%的坡度。

這也是竹東車友最常練爬坡的地方。一路上坡,有達12%的陡坡,爬完陡坡又有一小段可以緩和回氣,加上風景優美,假日早上還有免費綠豆湯、米粉可吃,自然吸引眾車友來朝聖。

可惜的是 3K 有點太短,所以有些人會一次騎個好幾趟。

IMG 0087

經過幾個月的適應,已習慣它比我原來 F20(XR200)輪組重的差異,爬山上來可以用一樣的齒比。由於剛性明顯勝出,踩踏的力道比較扎實,不自覺在3點鐘方向時,用比較大的力道去踩,馬上反應在速度上。

就這樣順順地踩上山,並沒有比平常邁力,平均心率 162,最大心率 172。

結果大山背的成績比我三年來最佳成績還快上 30秒,當初對跑零爬坡大輸爬坡輪的感覺,頓時翻轉過來。

純爬坡,當然爬坡輪還是比較輕鬆,尤其爬長坡的時候,但是除了登山賽外,所有的路線都是有上有下加平路的綜合地形,這時跑零的優勢就出來了。

當初初心得北埔綠世界爬坡慢30秒到2分鐘,以致對跑零爬坡有不好的印象,應該是那時久沒騎車及爬坡,本身體能造成的差異,找天再去爬一次綠世界看看。

跑零至今已騎了約 1000K了,傳聞中的花鼓開棘輪聲吵現象還沒到,聲音只有略大,遠比FFWD F6R 的棘輪聲音小得多,但花鼓真的明顯比較順了。繼續等下去,等它棘輪聲完全響開時,不知會不會更順啊,真期待。

星期六, 8月 09, 2014

FFWD F6R 板輪

每每聽到板輪聲急馳而過,就很想體驗何謂板輪,不知騎起來是什麼感覺。
網路上一堆神話,好像換了板輪,平路就可脫胎換骨。
一日忍不住,帶著一堆小朋友集體出走,迎接 FFWD F6R 回家。
IMG 3544
剛裝上試跑了一下,就是很想衝,好像車子裝了 turbo,很會跑,但過一會,感覺我都餵不飽它,腿力太弱了。
第二天,跑以往跑過的路測試,由竹東經新埔往楊梅涼傘亭,然後經老莊路爬坡下滑至龍新路,經飛機跑道再回新埔、竹東。
這段路有2個爬坡,有一段長緩下坡。可以用來測它的爬坡及平路的慣性。
58mm 的板輪,基本上不是用來爬坡用的,但新竹縣丘陵地多,出門難免會要爬坡,所以還是要測一下爬坡。
起步會比 20mm 的鋁框重腳,加速稍慢,要出多一點的力,等時速上至 25k/hr,要維持定速,非常輕鬆。
再繼續施加力量,加速至 30 k/hr 所需的時間明顯縮短,若繼續出力,由 30 加速至 40 也是相當迅速,只差自己心臟不夠力,無法持續下去。若是腳力及心肺夠力的高手來騎,肯定會更加驚人。
所以不是換個板輪就可以變成神,基本上騎士才是最重要的因素,要有夠力的心臟及腿力才能駕馭這種吃力怪物。
4%的坡,爬起來雖然比較重,但只要踩得動,它的剛性及慣性會讓你的力量反應在速度上,所以爬起坡來,相常順暢。
上至 8%的坡,明顯的所謂的重拖效應出現了,必需要比平常降一個檔位,才能比較順的帶動輪子轉動。
10%左右的坡,本期待有可能爬不動,沒想到在34/28 的齒比,可以順順地帶我爬上涼傘亭,當然速度比不上 20mm 的爬坡輪,只能順順地定速上山,完全沒有攻擊力。當然勇腳另當別論。
IMG 0076
過了涼傘亭,就開始快樂的下坡,滑至楊梅市公所。
下坡板輪相對穩定,不會輕飄飄的,感覺安全多了,也因此速度會不自覺提高,所以仍要記取「上車比快,下坡比慢」的八字箴言,適時地煞車,將車速控制好。下坡幾乎都不用踩踏板,車子的慣性一直存在著,帶動著車子跑,這真是爽快的感覺啊。
就這樣一路輕鬆滑至老莊路,繼續爬坡回去。
這組板輪剛性比之前騎的鋁框都還硬,若是站起來抽車,非常的過癮,感覺力量完全傳達到輪子上,施多少力,它就做多少功,直到你沒力為止。難怪有人說板輪很容易把人榨乾,會把你所有的力量,一點一滴地榨乾。
爬至楊梅與龍潭交界處,又開始下滑了,一直滑到龍新路,右轉往新埔方向,就是一段長 7.6k,平均坡度 -2%的飛機跑道。
換上大盤,開始用力踩踏,要維持時速35k/hr,比以往輕鬆,若用力踩踏,一下子就會超過 40k/hr,居然超速。這 7.6k 的路,騎板輪真的很爽,享受風從耳際呼嘯而過的快感。不太敢奮力踩踏,怕速度太快,自己技術不到位,突生意外。就輕鬆地讓車子帶著腳踩動。
回到家,發現比平常還累,小腿有快抽筋的現象,可見板輪需要比較好的體能。以往這個路線,我的小腿並不會不勝負荷,可見板輪不自覺會讓你多出了許多力。還是那句話,把你榨乾。
優點
1. 中高速加速快。
2. 比較容易維持 30k/hr 以上的速度。
3. 剛性佳,效能好
4. 抽車很順。
缺點
1. 受易受風影響,需要較高的操控能力。
2. 爬坡較吃力,但有可能反而比較快(剛性好的關係)。